新华时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访客7个月前新闻资讯108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践行大食物观,持续增强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14亿多人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都是美食。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要拓宽农业生产空间,而不是在粮食和其他食物之间搞变通、做选择。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丰富其他食物。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占世界9%的耕地,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就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现象。放眼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耕地以外,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将更好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在更大范围、更优结构、更高水平上为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保障。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这就要求各地在践行大食物观的过程中,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坚持创新驱动。拓展食物开发新空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突破育种育苗、机械装备研制等核心技术,用智能装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力量成为推动食物供给多元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还要强化政府扶持。要统筹各方力量,完善配套政策,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多元化食物开发领域集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开发格局。

相关文章

固态电池热度持续,新能源车ETF(515030)领涨两市,盟固利20CM涨停

11月25日,近期火热的固态电池板块继续上涨,新能源车ETF(515030)盘中涨超2%,在全市场ETF中涨幅居前,持仓股盟固利涨停,富临精工涨超9%,国轩高科、天赐材料、容百科技、恩捷股份、格林美等...

上涨行情聚拢人气 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

证券时报记者 王明弘“9·24行情”已满两月,随着A股大盘回暖,权益类基金发行也随之人气回升。11月以来新基金发行份额再回千亿份,股票型基金占比71.01%,而中证A500联接基金是新发基金中最火爆的...

证监会:将持续增加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品种

  新华社深圳12月7日电(记者刘开雄)“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期货期权品种纳入特定品种,直接引...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南水入冀的生态“蝶变”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南水入冀的生态“蝶变”

var isHttps = location.href.substr(0, 5) == "https"...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近日表示,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

基金项目丢失近一半!普华永道"解约潮"仍在继续……

11月20日,江信基金公告,旗下多只产品此前聘用的审计机构由普华永道改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而这也是公募基金公司近期频繁与普华永道“分手”的延续。年内,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与普华永道的“解约潮”持续蔓延,...